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大家好,我是 Hisoka。
最近 AI coding 大战愈演愈烈,国内各大厂也都重拳出击:
- 阿里的 Qwen3 Code
- 字节的 Trae Solo
- 月之暗面的 Kimi-K2
- 腾讯的 CodeBuddy
上个月大家还在热烈讨论的“提示词工程(Prompt Engineering)”,现在已经在快速被“上下文工程(Context Engineering)”取代!
AI 的进化节奏实在太快,面对这种变革,我们该如何适应? 今天就带大家通过一个真实案例,看看 Trae CN 的最新能力,同时验证一下 Kimi-K2 的水平。
✨ 一、打开 Trae CN(中国版)并更新到最新版
Trae CN 的新版本已经全面向海外版看齐:
- 加入了 Solo 全栈开发模式
- 支持多模型调用
- 支持文件级上下文工程
可以先用手机号排队,Solo 模式后续再专门介绍其强大之处。

打开一个项目文件夹,这个文件夹将作为你的开发目录。 无论是写代码、备课、写作,都推荐按文件夹组织,更加清晰,也能避免误操作。
比如你可以专门用一个文件夹来开发学科互动教学工具页面。

📝 二、准备提示词:构建“上下文工程”的第一步
在项目目录中新建一个
.md
文件(如 教学工具提示词.md
),这将作为你的提示词库。我使用了之前准备的“高级教学可视化工具提示词生成器”中的提示词。
- 打开 [Prompt 助手]
- 粘贴提示词到
.md
文件中
- 保存并准备调用
详细提示词请到知识星球查阅:https://t.zsxq.com/gDQg5
💡 三、开始项目开发:调用 Kimi-K2 + 上下文引用
在 Trae 右侧对话区进行如下配置:
- 模型:Kimi-K2
- 模式:Builder 智能体模式
- 引用上下文:选择我们刚才新建的提示词
.md
文件
- 输入提示:只需一个主题,比如“三角函数可视化学习”

🔄 生成过程演示
很快 AI 就会生成一份完整、可执行的教学工具开发提示词方案。
- 提示词将被作为开发中的核心上下文
- 可继续优化并保存版本
- 整个流程基于“上下文工程”理念,最大程度避免模型“遗忘”前文

🌐 四、进入开发与预览:页面上线就在几分钟内!
接下来我们继续输入提示词,指示 AI 进入实际页面开发:
“请根据以上提示词,生成一个 HTML 页面并实现交互功能。”
结果很快就出来了:一个完整、精致的教学互动页面!

你可以:
- 在线预览(Trae 内置渲染器)
- 点击页面元素加入对话进行微调
- 修改颜色、按钮、样式…通通都能完成!

✨ 这次使用 Kimi-K2 模型 结果一次成型:
- 支持参数控制
- 具备函数选择能力
- 可渲染圆形演示动画
表现 相当惊艳!
🧠 结语:AI Coding 的新范式已来!
AI IDE 的成熟,标志着我们正在告别“单轮对话”的时代。 而 上下文工程,将彻底改变内容创作的方式。
我们每一个普通用户,也许此刻看不出这场技术变革的终点,但只要动手实践,就会发现:
AI 能给你的,不止你想要的。它给你的,是你未来没想到的工作方式。
🚀 不妨试试 Trae CN + Kimi K2 + 上下文工程 开始你自己的 AI 助力教育教学旅程!
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,下期见咯!
- Author:Hisoka
- URL:http://preview.tangly1024.com/article/23a66738-8b3b-8009-9184-c1f3a5b5a01e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